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欧美日韩国产电影,午夜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91青青国产在线观看免费,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91一区

首頁

一個“神童”和他母親的故事發(fā)人深省

來源:邵陽新聞網 作者:謝建中 2016-04-13 09:58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他的“神跡”在偌大的縣城中,已傳得神乎其神,被越來越多人知曉:兩歲掌握1000多個漢字,四歲基本學完了初中階段的課程,后來,魏永康連小學也只讀了二年級和六年級,到1991年10月,年僅8歲的魏永康連跳幾級,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也是從1991年開始,湖南省內的媒體發(fā)現了這個小縣城中的“神童”,并進行了報道。“華容神童”進一步升級成了“湖南神童”、“天才少年”。

此前,曾學梅對兒子一直堅持著“默默無聞”的低調態(tài)度。但自從媒體報道之后,曾學梅的名字,連遠在邵陽的娘家人都得知了。1978年恢復高考時,許多家鄉(xiāng)的同學、老師都來信,讓曾學梅回去報名參加高考, 但那時,曾學梅已經結婚。盡管放棄高考,她還是堅持每天學習,特別是在兒子出生之后,她開始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影響兒子。在魏永康床邊的墻面上,寫著“睡覺之前看此墻”。曾學梅學習時,喜歡將需要記住的東西寫在墻壁上,同時,她還將自己心中的想法,編成“打油詩”寫在墻壁上。走進魏永康的家中,除了客廳的墻壁掛著魏永康父親魏炳南的遺像,其他并沒有任何掛飾,墻壁上大多寫著四句的“打油詩”,和一些數學公式,以及一些日語和英語。墻壁上一人多高的位置,貼著一張書本大小的“名言警句”: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這句“名言警句”,是曾學梅教育兒子時經常去強調的一點,只有“知識”的學習才能提高自己的智商。曾雪梅說,客廳墻壁上的“打油詩”和日語、英語,都是她寫下的,老舊的墻面曾經寫滿過了一回,已被粉刷掉了。她的“學習”方式同樣影響到了魏永康。在魏永康曾經居住的房間內,臨近床邊的墻面上,寫著“睡覺之前看此墻”,下面則是些需要記住的公式。以此來強調自己需要記住的內容。

魏永康在學習方面的天分和智商確實讓人嘆為觀止。從上中學以后,獲得了各類的獎狀和證書,“奧林匹克競賽化學二等獎、三等獎”、“物理學競賽二等獎”、“(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獲獎等等,令他的“神童”之名更加“名副其實”。1996年,13歲的魏永康以總分602分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成為當地年紀最小的少年大學生。2000年5月,17歲的魏永康以總分第二的成績考進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成為碩博連讀研究生。

從小學到大學,魏永康的生活都是曾雪梅一手包辦。 從魏永康8歲上中學開始,曾學梅就開始了她的陪讀人生。1991年,在中學領導的安排下,曾學梅在學校附近租了一所小房子。在“智商”教育一路凱歌之時,曾學梅對魏永康的“情商”教育似乎并不怎么看重,甚至完全忽視了。1994年,曾學梅從百貨公司下崗,這也讓她更加專注地將精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除了學習,家里任何事情曾學梅都不讓魏永康插手,每天早晨連牙膏都要擠好,給兒子洗衣服、端飯、洗澡、洗臉,甚至為了讓兒子在吃飯的時候不耽誤看書,魏永康讀高中的時候,曾學梅還親自給他喂飯。“只有專心讀書,將來才會有出息。”魏永康自己曾說,小時候媽媽總是把他關在家里看書,從不允許他出去玩。只要有女生打電話給他,他媽媽都說他不在家,擔心分散他的精力。因此他養(yǎng)成了不愛說話的習慣,周圍的同學也漸漸疏遠了他。1996年9月,魏永康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湘潭大學。曾學梅強烈要求陪讀??紤]到魏永康年紀確實太小,生活尚不能自理,學校特地安排曾學梅做勤雜工補貼家用,還劃撥了一套一室一廳的住房供他們母子無償使用。母親陪讀的生活,也一直持續(xù)到魏永康大學畢業(yè)。曾學梅并沒有感到會有什么問題。她覺得“兒子那么聰明,很快就能學會的”。

但事與愿違,脫離了母親的照顧后,魏永康“失控”了。他完全無法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熱了不知道脫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著單衣、趿著拖鞋就往外跑;房間不打掃,屋子里臭烘烘的,襪子臟衣服到處亂扔;他經常一個人窩在寢室里看書,卻忘了還要參加考試和撰寫畢業(yè)論文,為此他有一門功課記零分,而沒寫畢業(yè)論文也最終讓他失去了繼續(xù)攻讀博士的機會。2003年7月,已經讀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就被學校勸退了。

就像古時“傷仲永”一樣,神童魏永康并沒有在長大后依舊延續(xù)神奇。魏永康被學校勸退時,怒氣沖沖的母親曾學梅來到北京。“我當時恨不得他死了才好。”曾學梅指著中科院的大樓,讓兒子跳樓,還指著旁邊車水馬龍的道路,讓兒子去被車撞死。“這么好的條件不爭氣,你去死!”曾雪梅咬牙切齒地罵,父親魏炳南則罵她:“孩子壓力已經那么大了,你還這么罵他,是火上澆油!”“他都這么不爭氣了,他去死!我還管他!”曾學梅說,自此之后,她和兒子幾乎不怎么交流了。從此,“神童”魏永康和母親曾學梅,就陷入了命運的“漩渦”之中。

“我不怪他,只怪我自己的教育方法太狠了,對他也太狠了。”如今的曾學梅老淚縱橫,她開始后悔自己的所作所為,如果當時能夠鼓勵兒子,或者不罵兒子那么狠,孩子也不會出現更多的問題。魏永康離家出走了,最長的一次,整整39天,魏永康用了近500元錢,跑了16個省市,先后去了杭州、寧波、舟山、上海、鄭州、茂名、湛江等地玩,待到他去玉林玩時,魏永康把剩下的錢弄丟了,落了個身無分文的境地。最后,還是警察將魏永康帶回到了曾學梅的身邊。魏永康的這次出走正是因為挨了母親的打,“是我的錯,真的全部是我的錯,他后面的這一段錯都在我,全部都是我的錯。我真是太對不起他了。”曾學梅看了看客廳的墻壁上的英語、日語,告訴記者,這是她當年自學的:“將來他出國了,就可以不用帶翻譯,我都能給他做翻譯了。”

過去的時光卻不能倒轉,她和兒子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了。“我有心結,他也有,但千錯萬錯還是我的錯。”今年,曾學梅已經63歲,丈夫魏炳南也在2009年去世。而兒子魏永康在經歷了幾次求學失敗,已經工作了近四年時間。每個月,魏永康會給曾學梅打一個電話,但談話的內容卻異常簡短而且形式化,“怎么樣?”“放心呀!”“保重呀!”基本上翻來覆去就是這幾句話。如今,曾雪梅已經“百病纏身”,吃的藥比飯還多,就是靠吃藥過日子。“腦萎縮、腦梗塞、慢性胃炎、雙腎囊腫、骨質增生,從頭到腳都是病。”由于病情的惡化,她已經很難聽清講話了,她也多了一個“外號”——聾子。“我現在最怕別人問我:‘你家永康怎么樣了?’”她說,每當她聽到別人這么問她,她都會避而不答,直接找理由離開。而當下雨天碰到迎面而來的熟人時,她會將傘斜著擋住自己,只因怕人問起兒子魏永康的近況。2010年,魏永康結婚生子后,一年里一半的時間,她生活在湖南邵陽,這是她的娘家,也是兒媳的娘家。

“神童”魏永康和他母親的故事,使人感動!讓人同情!令人警醒!給人啟示!真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為此,筆者認為,我們千萬不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神童”,這是因為這個真實感人的故事一方面給我們提供了以下一系列啟示:一是健康的體魄是遠遠超過知識的最大財富;二是品德教育比傳授文化更有意義;三是健全的性格能夠決定人一生的命運;四是高情商是高智商得以發(fā)揮的保證;五是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單純開發(fā)智力更有價值;六是學會生存,學會生活,比掌握專業(yè)技術更重要;七是教孩子知書,更要達“理”;八是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比學習本身更有用;九是廣泛接觸社會事物比鉆研單一特長更有利;十是沒有什么比“快樂的童年”更珍貴,會笑的孩子真好。另一方面也給我們的教育提出了以下幾點反思:

首先,“玩”是硬道理,就不能讓孩子“虛度光陰”嗎?現代社會,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已經是大人們習以為常的事,周六周日還要“加班”。如果一天不安排自己孩子的活動,父母們就會感到不自在,如果自己的孩子整天無所事事“虛度光陰”,父母們簡直會受不了。但是,孩子們真的需要那么多活動嗎?就不能讓孩子“虛度光陰”嗎?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的 過程中,他們不知不覺認識世界、學會與人交往、學會處理問題。

其次,不要從小就樹立“競爭”意識,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又如何?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句話簡直就是這個失敗的教育時代的標語。輸,贏,真的那么重要嗎?我們打孩子一出生,就要把殘酷的競爭局面擺在他面前嗎?就急于要給他樹立強烈的競爭意識嗎?晚一步 都不行?許多父母以各種理由把孩子捆在學習上,告訴孩子:未來社會處處是競爭,升學、就業(yè)、感情、薪酬……好像整個世界除了你爭我奪爾虞吾詐,就沒別的 了。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又如何?人生是長跑,誰笑到最后,誰笑的最好。

再次,如果孩子成為“神童”了,那又怎么樣?神童早期固然風光,長大之后如果不能繼續(xù),在強烈反差的作用下容易郁郁寡歡。神童在眾星捧月的環(huán)境中成長,遇到挫折容易失落,產生心理疾患,萎靡不振。這些都可能是“神童”的副作用。1978年中國科技大學開始舉辦“少年班”,目前已培育“神童”上百萬人。許多學校也都開過“神童班”,喧囂一時,現在的情況怎么樣了?絕大部分都已煙消云散,“神童”們也香消玉殞,他們后來的發(fā)展并無多少驚天動地的成就。神童為社會貢獻了什么?只不過貢獻了一個“奇跡”現象,說明人類大腦的潛力無限罷了。

還有,“神童”只能被發(fā)現,能夠創(chuàng)造“神童”嗎?我們可以發(fā)現神童,但卻創(chuàng)造不了神童。專家說了,神童在人群中是有固定比例的,并不會因為我們這些家長努力培養(yǎng),而有所變化。如果面對一個處于常態(tài)水平的孩子,非要把他強化培養(yǎng)成神奇人物,這是不可能的,也沒有意義。  “每個孩子都是天才”,這句話也沒錯,天生我才必有用嘛,我們需要做的,是挖掘孩子的潛能,給孩子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健康自由的成長。既然根本無法培養(yǎng)“神童”,我們就不要做無謂的努力了。

總之,愛因斯坦小時候應該不是“神童”吧?他三歲才開口說話,上學時被校長罵成“干什么都不會有作為”的笨學生。牛頓小時候應該不是“神童”吧?他是老師眼中的懶蟲和傻瓜蛋,甚至因為成績不好而被勒令退學。小時候的“神童”,與成年之后的才能學識,完全是兩碼事。 一個人的智商水平,與他對社會對人類的貢獻,完全是兩碼事。高智商的人解決問題容易一些,但是,這世上有多少事情,非智商130不能做呢?教育孩子并非易事。最簡單的,從教他做一個健康的、快樂的、善良的人開始。

weixin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

官方新浪微博

掃碼關注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