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交云在揮舞刻刀。
張交云作品
6月11日,邵陽市寶慶竹刻傳承人張交云于應邀赴云南參加2015年“中華技藝•百縣百藝”昆明官渡第五屆全國非遺聯(lián)展,以迎接6月13日全國第10個文化遺產日的到來。這已是他第3次參加全國性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
張交云,藝名張佼,省高級工藝美術師、寶慶竹刻省級代表性傳承人。1964年出生于素有竹雕傳統(tǒng)的邵陽市一雕刻世家,其祖父張伯林、父親張正中均為當?shù)赜忻哪窘城疑瞄L雕花。張交云12歲即隨父、兄學習木工及簡易竹木雕刻。在他父親的帶領下,他們父子四人常在當?shù)亟有┧?、犁耙及家具制作等活計,后在邵陽市二木藝廠做了3年水車,制作水車300多駕。那十幾年里,他掌握了簡單的花草與紋飾雕刻技藝,為以后竹刻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走上竹刻之路源于受古董收藏者的影響。80年代末,他先向古董商學習做古董生意,在邵陽周邊地區(qū)收些上年代的雕花木板、各類材質的老印章以及老竹雕筆筒等,并發(fā)揮自己會雕刻的特長,對一些有破損的竹木雕刻品進行修補。在此期間,他很驚奇地發(fā)現(xiàn),當時一塊帶些雕工的大木板才賣幾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而一個小小的竹刻筆筒卻能賣上三、五百元,這種經濟效益上的巨大差距,讓他在人生規(guī)劃中堅定選擇了竹刻行業(yè)。
1990年后他專業(yè)投身竹雕藝術,向寶慶竹刻一代宗師曾劍潭等邵陽竹刻前輩學習雕刻技藝,反復臨摹吳之璠等竹刻大師的作品,使得竹雕技藝突飛猛進。那幾年里他平均每月至少跑廣州一趟銷售竹雕作品,他的作品得到了收藏界的認可,在業(yè)界名氣大增。2000年邵陽第一本全面介紹竹刻的書籍《寶慶竹刻》中就收錄了他10多件作品;2004年他作為委員代表參加在新寧崀山召開的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年會;2006年4月他應邀參加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首屆中國民間藝術高層論壇,他創(chuàng)作的竹青浮雕筆筒《湖山秋色》在論壇方舉辦的全國優(yōu)秀作品評選活動中榮獲銀獎。
近10年,張交云迎來了他竹刻藝術事業(yè)的全盛期,他不僅自己技藝達到一個新的層次,而且在保護傳承竹刻技藝上也成果豐碩,其個人藝術魅力和影響力在業(yè)界與日俱增。2006年5月,寶慶竹刻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迎來了寶慶竹刻發(fā)展的春天。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張交云被市政府作為國家扶貧工程人才培訓項目推薦,在湖南工業(yè)大學包裝設計學院藝術設計學專業(yè)和湖南師大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專業(yè)進行為期3年的全日制封閉學習深造,全面系統(tǒng)的學習了工業(yè)美術領域的理論知識,使其美術藝術素養(yǎng)和繪畫能力大幅提升。
張交云的雕刻作品創(chuàng)作充分吸收了傳統(tǒng)工筆繪畫的文化精髓,構圖嚴謹大氣,意境清雅;畫面疏密有致,繁而不亂,精而不媚,不落“因工而工”的窠臼。作品“工”不失“意”,追求刻出性情、情韻和意境,凸顯出藝術個性。他專業(yè)從事竹刻后,推陳出新,借鑒書法運筆,獨創(chuàng)出“飄刀法”,即運用自制的一把刻刀,采用推、回、點、削、皴等技法,通刻整個畫面,以刀代筆,意在腦中,手隨心動,刻刀飛舞。這種大膽創(chuàng)新,是對傳統(tǒng)技法程式的突破,發(fā)展和豐富了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手法,達到一種新的“修辭”效果。他技藝全面,涉足竹青、竹簧雕刻,采取浮雕手法為主,具備從造型到書畫再到雕刻的創(chuàng)作能力,尤以竹青浮雕和人物雕刻擅長。近20多年里,他創(chuàng)作了300多件竹刻作品,以竹青浮雕筆筒、臂擱居多,均為自己原創(chuàng)題材,無一重復作品。同時他悉心授藝,吸收和帶動一批熱愛竹刻藝術的人投入竹刻行業(yè),致力做大做強邵陽竹刻行業(yè),使寶慶竹刻這一寶貴文化遺產大放異彩。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1年3月他創(chuàng)作的浮雕竹筆筒《聚友品茗歡樂多》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協(xié)會舉辦的第46屆全國工藝品“金鳳凰創(chuàng)新產品設計”大獎賽銀獎;2014年10月他創(chuàng)作的浮雕翻簧竹刻花瓶《聚友暢談樂趣事》榮獲“2014‘中國原創(chuàng)·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近年來他在“百花杯”、“金鳳凰”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賽中多次奪得大獎。他于2010年在湖南省民間美術研究會第一屆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常務理事;2012年他獲評湖南省高級工藝美術師;2014年被湖南省文化廳認定為寶慶竹刻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其《老當益壯》、《山川萬里向東行》、《三人行有我?guī)煛?、《春風秀江南》等20多件作品入編湖湘文庫之《湖湘竹藝》,《老當益壯》竹刻筆筒作品選為該書封面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