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官,按舊事的說法,就是在任上。清人王有光《吳下諺聯(lián)》卷三有“上任”一條:“士人赴官謂之上任。任者,擔(dān)也,蓋將單子上在身上……”依照這樣的解釋,一頭擔(dān)著黨和政府的重托,一頭載著群眾的希冀,當(dāng)官就是為人民作“挑夫”,做苦力。
故此,我們的先哲古賢,很早便把“官”與“任”連在一起。派人做官,常用“任命”“任用”“委任”之語,說白了,就是命你、用你以至推著你去挑擔(dān)子,多為人民操心,多為人民吃苦,多為人民謀利益??追鄙褪沁@樣一位“挑夫”,他坐著那輛越野車整天奔波,餓了,就吃口風(fēng)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來的雪水。平時,經(jīng)常是白飯加榨菜。工作忙,則是開水泡饃和方便面。他說:“每一個黨員干部都應(yīng)該與人民同甘苦、共命運。這樣,我們黨才有威信,國家才有希望。”這閃光的語言和甘作挑夫的精神,深深打動和教育了廣大干部和群眾。
人吃五谷,各有不同。有人甘作“挑夫”,也有人不甘作“挑夫”,只要把那些“官”,放在道德、情操、人格、品質(zhì)的天平上來衡量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對官的欲望太強烈,當(dāng)官的胃口太大。他們信奉“生命在于運動,當(dāng)官在于活動”的處世哲學(xué),一天到晚為自己的升遷動腦子,找門路。對官位總嫌其小,不嫌其大;對提升總嫌其慢,不嫌其快,恨不得坐上直升飛機。至于自己是不是那塊料,真給了你那個位置,能不能干得了,干得好,能否勝任,是根本不去想的。
人,都有七情六欲,向往、羨慕當(dāng)官大體可以歸入權(quán)勢欲一類。程朱理學(xué)主張的“存天理、滅人欲”,是不可能絕對做到的。但人欲做不到“滅絕”,克服、抑制一下總是可以的吧。《禮記·曲禮上》警告得好:“欲不可從(縱)”??v欲,任憑私欲膨脹,無限擴大,往往自食其果。伸手要來的官,腳板跑來的官,用錢買來的官,靠裙帶拉來的官,總不是那么好當(dāng)?shù)?,背后被人們非議且不說,因能力不達而失職、瀆職,就要受到追究,因碌碌無為,貽誤一方,老百姓定會罵娘的。至于搞權(quán)錢交易,趁機撈一把,就更逃不脫黨紀國法的懲處了。因此,不論是文官武將,讀一讀王老先生“任者,擔(dān)也”的話,看一看自己肩上的擔(dān)子,配不配當(dāng)這個“挑夫”,是大有好處的。
甘為人民作“挑夫”。身為人民公仆,莫忘原本是百姓,還“任”字以本色,換“官”帽以新顏,國家稱盛指日可待,何止“太平”而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