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官之稱,古已有之。但長期以來,州官稱牧。殷有牧師,周有牧夫,漢有牧伯,宋有牧司,這都是史上明文的。本是不折不扣的地方民政長官,何以稱牧?牧者,放牧馬牛羊雞犬之事也。在他們看來,治民養(yǎng)畜,其理一也。何以民間多呼州官縣令為父母官,這到底是心甘情愿的肺腑之言,還是無可奈何的違心之論,恐怕還有待考實。
近年來,“父母官”這種稱謂與“先生”、“小姐”、“老板”之類稱謂一樣,又有了“復興”之勢。在一些“公關”場合,我們的市長、縣長、鄉(xiāng)長們越來越多地被尊稱為“父母官”了。對這種稱謂,多數(shù)聽者不以為然,但也有人感到很受用,陶醉于人們的呼喚,儼然以“父母官”自詡,也許還在以做個好“父母官”來自勉。這就有必要思考一下自己的“父母觀”了。
視官民關系為“父母”和“子女”的關系,似乎很親切,但略究傳統(tǒng)文化背景下的父子關系,則覺得有些不妙:父尊子卑,父貴子賤且不說,父對子的權力無所不包。魯迅在《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一文中指出:“父對于子,有絕對的權力和威嚴;若是老子說話,當然無所不可,兒子有話,卻在未說之前早已錯了。”“三綱五常”中就有“父為子綱”一條,緊接在“君為臣綱”之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如果真把官民關系視為“父母”與“子女”的關系,那就意味著承認了“父母官”建立在權力、地位上的一切特權。雖然即使在封建社會中“父母官”的權力也不等同于父母的權力,但他們所包含的等級觀念,體現(xiàn)他們權力大于義務這一事實卻是相同的。盡管承受“父母官”這一稱謂者,或許不承認自己有等級觀念和特權思想。
社會主義國家的官民關系,不是“父母官”與“子民”的關系,而是“公仆”與“主人”的關系,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這是早在巴黎公社時期,社會主義者們就已確立的原則。當劉少奇同志緊握時傳祥同志的手,說國家主席與掏糞工人崗位不同,都是為人民服務時,正是在闡述這一原則;當焦裕祿踏遍蘭考大地,忍著劇烈肝痛而尋找治窮致富之路時,正是在實踐這一原則。真正的社會主義者,即使“官”再大,位再高,都不能忘記自己是個“公仆”,是個義務與權力一樣多的人。
我們的一些位高權重的領導人,也有把與群眾的關系看作父子關系的,但不是將自己看作“父母”,而是將人民看作“父母”。陳毅元帥的《贛南游擊詞》就唱出了“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親父母,我是斗爭好二郎。革命強中強”。這樣的真情實感,視人民為“父母”,不忘人民的“養(yǎng)育”之恩,時時刻刻心中裝著人民,事事處處為人民謀利益,這才是社會主義新型的官民關系,這才是我們今天的市長、縣長、鄉(xiāng)長們應當確立的“父母觀”。也只有確立這樣的“父母觀”,社會主義的“官”們才不會對人民的喜怒哀樂熟視無睹,不會對人民的貧困疾苦麻木不仁,不會享受特權而心安理得,不會把自己關在舒適的辦公室內(nèi)靠電話、文件發(fā)號施令。同時,也不會面對“父母觀”的恭維和諂媚時,洋洋自得,默默自詡。